都昌这一民俗流传至今数百年,需要9名演员共同完成—“打岔伞”

传统民俗舞蹈打岔伞始于唐代,在江西省都昌县流传了数百年。表演时,演员唱着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小调,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起舞,十分热闹。

打岔伞表演中使用的道具——伞灯

打岔伞表演中使用的道具——伞灯

都昌县位于江西省北部,濒临鄱阳湖,境内风光秀丽,曾令李白、谢灵运、陶渊明等文人墨客流连忘返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游览都昌时留下优美诗篇:“鄱阳湖上都昌县,灯火楼台一万家。水隔南山人不渡,东风吹老碧桃花。”

作为有着2000余年历史的文明古县,都昌有着璀璨的文化积淀,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不胜数,“打岔伞”便是其一。在都昌大港镇、鸣山乡、蔡岭镇等地流传了数百年的“打岔伞”,以其诙谐幽默、热闹欢快的特点深得百姓喜爱。

源于唐代自中原传入都昌

关于“打岔伞”的起源,在九江市都昌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:“打岔伞”最早流传于河南商丘一带,隋末,秦王李世民率部与隋军在商丘作战,一次失利后,遭敌兵围追,李世民急中生智,令兵将化装成花鼓娘和花鼓腿,自己扮成“丑头”,撕破盖伞,抓把泥巴往脸上一抹,手摇大蒲扇和兵将们又唱又跳,与敌兵周旋。面对隋军的盘问,李世民答非所问,兵将们也故意打岔,在唱唱跳跳的舞蹈中骗过了隋军,最终脱离险境。李世民当上皇帝后,河南商丘的民间艺人为了纪念这一事件,特地编创了民俗舞蹈“打岔伞”,于每年元宵节唱跳,以求逢凶化吉,护佑平安。

记者从都昌县文化馆了解到,后来迁入都昌的河南商丘移民将“打岔伞”带到了都昌地区,但具体带入的年份无从考证,据相关资料可知距今已有数百年。2003年版《彭氏六修宗谱》首卷记载道:“我彭氏由商迁赣以来,迄今已有九百六十一年矣。”在彭氏二十一世殿元公的简介中,记有“子嗣承袭先人奇艺”。都昌县老艺人彭积华(1919年~1998年)曾介绍称,《宗谱》里的“奇艺”正是指“打岔伞”。

融入都昌地方元素

据了解,“打岔伞”传入都昌后,很快便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欢迎。到了清光绪年间,每年元宵节,当地彭姓族人便会扎上伞灯、敲起竹板、挥舞彩巾,又唱又跳闹花灯,“打岔伞”在这一时期尤为兴盛。

都昌县文化馆馆长董晓霞介绍称,“打岔伞”传入都昌后,经过数代都昌民间艺人的不断演练和改进,在形式上有了很多创新,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所看到的独具风格的表演方式。然而,随着时代变迁,“打岔伞”流传的范围也发生了变化,最早只出现在都昌县大港镇,后流传到大港镇周边乡镇。

都昌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,独特的环境孕育了此处多彩的民间文化,那些回荡在水乡婉转动听的民间小调便是其中最具特色的。“打岔伞”传入都昌后,与这一极富地方特色的元素进行了充分融合。记者从大港镇政府了解到,在“打岔伞”表演中最常用的两首都昌民间小调是《奉香茶》和《红绣鞋》,这两首民歌唱的都是百姓生活中的故事,因而非常受当地人所喜爱。

表演时热闹非凡

大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,由于“打岔伞”的源起与帝王有关,最早“打岔伞”表演都是以歌颂帝王将相、才子佳人为主。经过都昌民间艺人的积极改造,“打岔伞”表演中有了浓郁的“都昌味道”,其演唱的都是都昌的民间小调,在打岔数板中所列举的也都是都昌地区的地名和风物,通俗易懂、朗朗上口,很容易引起当地百姓的共鸣。每当有“打岔伞”表演时,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,并为之喝彩、鼓掌。

如今,为了丰富百姓的娱乐生活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,“打岔伞”表演早已不限于元宵节了。每年油菜花盛开时节,春耕春播开始,农户们为祈福新年春季“开耕”,便会自发组织,身着彩装在田间唱跳“打岔伞”。不仅如此,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喜庆时刻,也能看到“打岔伞”表演。

“打岔伞”表演通常需要9个人合作完成。演员出场时伴随着明快的锣鼓声,锣鼓声一般采用夸张的滑音,能把现场气氛烘托得热热闹闹。演员的步调十分快,并随着音乐的节奏不断变换。整个表演高潮迭起,看得人心潮澎湃。

表演杂而不乱

董晓霞告诉记者,“打岔伞”表演中的女伴舞称“花鼓娘”、男伴舞称“花鼓腿”。“花鼓娘”要能唱能跳,主要使用的道具为彩巾;“花鼓腿”使用的道具为竹板,表演时不仅要唱跳,还要会敲竹板。领头的“丑头”要求思维敏捷、口齿伶俐、诙谐风趣,才能把台下逗乐。

表演时,锣鼓声响起,先是“丑头”带着伞灯出场,用诙谐幽默的方言讲述故事,让观众从中理解表演的主题,掌握大致情节。“丑头”讲述完毕,伴随着锣鼓声,“花鼓腿”和“花鼓娘”欢快地登场,表演各种舞蹈动作,并不断变换队形,看得人眼花缭乱。

据董晓霞介绍,虽然不断变换队形看起来有些“乱”,但都是伴随着整齐的舞蹈动作完成的,常用的动作有“拜四方”“扭麻花”“踮脚步”“跑场步”“扬手跳”“旋伞点扇”“犀牛望月”“双甩手”等,正是这些动作营造了“杂乱”的场面,起到了“打岔”的作用。

传统民俗焕发新生

作为中原文化和都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,“打岔伞”的时空跨度、历史渊源、艺术特征和重要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显得独具风采,也为鄱阳湖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。

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如田野里的庄稼,它的传承与弘扬需要沃土和养分,需要人的精心呵护。随着国家对“非遗”的逐步重视,“非遗”传承与弘扬迎来了明媚的春天。据了解,为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,都昌县文化馆在当地设置了“非遗”传习所,鼓励当地乡民积极参与,“打岔伞”正是因此进入了公众的视线。

董晓霞告诉记者,每年都昌县都会组织“非遗”比赛和展演,为“打岔伞”等传统民俗表演创造平台。不仅如此,还会组织摄影、摄像等活动,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下来,以供进一步传承和发扬。记者了解到,当地召集了一些有舞蹈功底的人组建起一支队伍专门排演“打岔伞”,在保证“打岔伞”本土特质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提升,从而让“打岔伞”有机会走向更为广阔的舞台。

在2019年都昌县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上,这支舞蹈队身着彩服,手持精心制作的道具,在欢快的音乐声中一边唱着地方小调,一边跳着欢快的步伐,为观众完美演绎了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舞蹈,赢得了满堂喝彩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都昌人 - 聚都昌 网聚都昌人的力量 » 都昌这一民俗流传至今数百年,需要9名演员共同完成—“打岔伞”

赞 (0)
分享到:更多 ()

评论 0

评论前必须登录!

登陆 注册